在广袤无垠的宇宙星海中,这颗蓝色星球是我们的生命方舟。为加强学子对地球的认知、提升动手实践力与凝聚合作力,在第56次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地球科学与行星学院(简称地星学院)、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地质学会共同推出2025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活动围绕“珍视能源资源,守护蓝色星球”的核心命题,通过学术沙龙、环保实践、科普讲座等多元化形式,旨在唤醒青年学子的生态责任意识,同时以科学视角展现地球系统科学魅力,为校园注入绿色发展的文化活力。
一、知识竞答盛宴,开启智慧之旅
4月20日19:00-21:00,“地球科学知多少”知识竞赛在东区教二107阶梯教室圆满完赛。在地星学院和海洋学院的共同策划及监督下,大家热情高涨,积极组队参与本次知识竞赛。活动分为必答题与抢答题两个环节,涵盖基础地质、海洋地学、地理知识等内容,每位参赛者都高度集中精神,深思熟虑写下答案上交必答题部分的答案,之后又时刻准备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抢答题部分的思考。大家抢答非常积极,尤其是后面依次公布提示的部分,不少小组在得到两个提示时就能按下抢答键,喊出正确答案。本次活动将理论知识通过知识竞答的形式进行展示,寓教于乐,成功增加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地球科学与地理知识储备。
图二:参赛者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二、线下沉浸体验,开启奇妙创作
在4月20日东区三食堂北侧空地以及4月22日西区二食堂门口空地处,地星学院与海洋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活动以“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为主题,通过免费手工漆扇制作和地球主题扭扭棒创意工坊两大互动环节,吸引了数百名师生驻足参与。
活动现场,非遗漆艺板块热闹非常,参赛者使用木扇和环保染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海洋波纹、森林绿意等自然元素绘制于扇面。漆扇制作看似简单,却需要静心感受材料与色彩的融合。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传统工艺,让大家感受世界之美。活动摊位前大排长龙,大家都纷纷尝试,用大胆的色彩搭配代表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体会世界的缤纷。
图四:参赛者漆扇作品展示
在另一侧的创意工坊,五颜六色的可降解扭扭棒化身环保创作素材。参赛者们通过弯曲、缠绕,制作出创意扭扭棒。这些扭扭棒可以反复拆解重组,就像能源的循环利用一样充满可能性。大家用扭扭棒做出了纷繁的生物圈划分,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形状,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通过个人创作以及分工合作,向我们展现了有趣的创意。
三、纳米地球讲座,唤出启智赞歌
2025年4月22日18:30,在雁栖湖教二楼一层教2-138教室里,长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琚宜文教授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科普报告。这场报告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纳米地球观引入,为同学们揭示了大自然的精细纳米结构、纳米结构在地球圈层的作用、纳米科技在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报告结束后,琚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不少同学就自己的收获和思考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教授一一作答,大家收获良多,为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理解地球提供了新视野和新看法。
图七:琚宜文长聘教授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至此,守护地球家园·担当青春使命 — 2025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众多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切身感知地球脉动与人类文明的共生关系。这场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绿色盛宴,不仅让守护家园的信念在年轻群体中扎根生长,更以高校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当春风拂过校园,这片承载着生命密码的蔚蓝方舟,正通过代际传递的守护者之约,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驶向永续发展的未来!